close
旺報【記者簡立欣╱專題報導】
11月16日,香港立法會通過無約束力動議,規定將「初中中國歷史獨立成科」,並列為必修科目。事實上,國中階段的中國歷史科「要不要教、怎麼教」,牽涉到政治意識形態,一直是過去20年來香港親北京派與本土派的重要角力。
港英時期,中國歷史科是在1960年代從歷史科獨立出來,但從未台中開公司費用列為必修科目;回歸之後,為了回應坊間「加強認識中國歷史」的訴求,2001年港府把中史列為國中必修課程,而且必須占課堂時數約5%,不過港府增加了一個但書:「學校可以自選教學模式」。
所謂「自選教學模式」,也就是學校可嘗試以不同的課程模式,組合中國歷史的元素。根據統計,有88%學校是循規蹈矩地按王朝順序來教中國歷史,這也就是親北京的建制派倡議的「獨立中史課程」;但也有少數學校把中國歷史跟其他人文科一起上(主題式);或連結中國史、世界史(以中史為主軸)來教中國歷史。
對親北京的建制派而言,更糟糕的是,由於中國歷史科只是選考科目,在其他新課程如電腦課、普通話課的擠壓下,老師沒時間教、學生不重視,產生台中記帳士事務所了種種「變形」。例如有些學校只抽取某幾個朝代來教,教學欠完整及連貫;有的學校由於師資不足,由音樂老師或體育老師兼任中史教師;更極端的是有些學校因為中史課堂時數不足,甚至把升旗時間也算做中史課。靜電機安裝
一方擔心學生缺乏中國認同,另一方擔心中史課成為新的洗台中公司設立登記腦教育;無論如何,新的中史課程明年5月還會有第二階段諮詢,這場爭議仍未落幕。880440680AA01B32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